UCI联合创智品牌创意机构
知名深圳vi设计公司

UCI联合创智品牌创意机构
所在位置: 首页 > 新闻 > 上海平面设计 > 中国船舶简介与中国船舶logo标志欣赏_A股上市公司

中国船舶简介与中国船舶logo标志欣赏_A股上市公司

2023-04-10

作为经济发展的“排头兵”,上市公司是中国实体经济的“基本市场”和“动力源”。上市公司不管在经济层面、还是社会层面,为我国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本文转发我国知名上市企业中国船舶简介和中国船舶logo标志图片,中国船舶在公司治理、技术、产品、服务、战略、品牌、可持续发展、社会责任等多方面都是值得学习和尊敬的榜样企业。


中国船舶标志logo图片

中国船舶logo


中国船舶公司简介

  要了解中船集团今天的表现,还得从2008年说起。那一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对全球航运市场造成了很大的冲击,运量萎缩,“僧多粥少”的局面使得船运市场深陷亏损泥淖。

  中船集团董事长胡问鸣至今仍清楚地记得,当时,船东挣不了钱,船厂也就接不到单,加上欧债危机席卷,我国造船企业的主要客户——欧洲船东融资出现困难,“接单难”一度成为包括中船集团在内的我国船企的“大患”。一些中小船企顶不住压力,破产消息不断传来,不少地方企业船台陆续“晒太阳”。此时的中船集团也开始担忧,“余粮”已不多,生计如何维续?

  破局需要胆魄,更需要智慧,需要跳出造船看造船,从上下游产业链中寻找破解之道。胡问鸣敏锐地意识到,表面上,造船企业的困局是运力与运量之间的矛盾传导所致,实际上,更深层的矛盾是新技术节能船型与传统船型之间的运力结构矛盾造成。他解释说,在运量萎缩、运力过剩的情况下,降低运营成本是船东现实而又最迫切的需求。而在燃油价格高企的情况下,降低运营成本的主攻方向无疑将是节能降耗、实现船舶业的绿色制造。

  “这次绿色技术革命给造船业带来了走出困境的机会,我们必须抓住。”胡问鸣说。他当机立断,迅速明确了中船集团今后前行的方向,着力加强节能环保船舶和高技术高附加值船舶的优化、研发与市场推广,一场船舶业绿色技术革命在中船集团悄然进行。

  2012年,中船集团通过定向开发,向市场推出了70多艘节能环保型新船,日均油耗均比市场上运营的船舶大幅降低15%至35%。这些低油耗、低排放的新船一经推出,便引来不少船东询价。

  据了解,中船集团旗下上海船舶设计研究院开发的绿色海豚6.4万载重吨大灵便型散货船自2012年推向市场,便迅速成为市场的“宠儿”,持续受到热捧,迄今累计签约超过200艘;旗下外高桥造船公司开发的绿色好望角型散货船成为炙手品牌,2013年至今共吸得54艘订单入账,占全球市场的24%,占国内市场的44.3%。这些船舶订单均是在“没有需求”的市场上硬生生创造出来的,即抓住不可抗拒的节能需求与不可逆转的绿色技术革命契机,“在市场低迷的境况下,通过创新逆袭高端,开辟了新需求、创造了新市场”,胡问鸣说。

  回想近几年中船集团走过的路,胡问鸣十分感慨:“后退没有出路,坚守不能前进,唯有坚持技术进步和商业模式创新,我们才能够打造出一片新的天地。”

  新商业模式打造世界第一

  逢山开路,遇水架桥。面对持续低迷的船舶市场,中船集团一面是技术开路,一面是市场探路,力图通过创新商业模式来应对“一单难求”的市场形势。

  对船舶企业来讲,商业模式的创新至关重要。在传统的商业模式中,船企是造船卖船,在市场高峰期时尚能掌握主动权,一旦市场陷入低谷,会处处受制于人,甚至难以获得新订单。

  “技术决定着产品的产出,商业模式决定着产品的售出。如何最大程度发挥二者的协同效应,是一个企业能否在市场竞争中获得成功的关键。”胡问鸣说,过去,经济价值是通过交易产生的,今后,经济价值越来越多将通过交互产生。“我们必须掌握、开拓现代化的商业运营模式。”

  2012年6月,中国船舶(香港)航运租赁有限公司成立,拉开了中船集团商业模式创新的序幕。这个模式就是通过“先建后租、租售并举”等手段,利用依托香港“金融中心、贸易中心和航运中心”的优势,主动出击,通过多点营销,延伸产品销售链,挖掘出市场的隐性需求。

  业务多点开花,让中船集团尝到了商业模式创新带来的好处。2013年6月,中船租赁与中船澄西船舶修造有限公司签订了4艘6.4万载重吨散货船建造合同,并与香港巴拉歌集团签订了船舶租赁合同。这是成立仅一年的中船租赁公司签订的第三笔船舶建造和租赁合同。此前,中船租赁先后与中船澄西、乌克兰Aquavita公司签订了2艘3.88万载重吨散货船建造租赁合同;与上海外高桥造船公司、法国达飞公司签订了3艘16000TEU超大型集装箱船建造租赁合同。据介绍,2013年初至2014年3月,中船集团通过中船租赁和中国船舶工业贸易公司的境外融资贸易平台,采取融资租赁、经营租赁、租卖并举等方式,落实民船订单27+14艘,合同金额逾18亿美元。

  “通过‘建造后租赁’、‘境外租船、境内造船’模式,既可以为中船工业旗下造船企业解订单之忧,又可以让资金发挥最大作用,并有助于延长集团公司产业链,提升集团公司的影响力,是一举多得的好事情。”中船租赁总经理曾祥新说。

  此外,中船集团在创新商业模式的基础上进行金融创新。2013年,中船集团仍以中船租赁作为发行主体,在国际市场成功发行8亿美元债券,开创了我国军工央企境外发行美债的先河,满足了发展租赁业务的资金需求。

  2012年,中船集团的接单指标第一次超越对手——韩国现代重工,新接订单达到770万载重吨,占国内市场份额的40.5%,占全球市场份额的17%,成为世界第一。

  “打好‘创新牌’、‘市场牌’、‘资金牌’,提升中国企业‘走出去’能力与水平,并逐步形成新的有利于我们的国际惯例或规则,这是军工央企谋求‘创新’的软实力。”胡问鸣说。

  战略革新激活内生动力

  “应该说,仅靠‘创新’并不能够引领我们走向充满未知与纷乱的未来,如何保证企业持续的动力和活力,需要我们从根本上进行谋划。”胡问鸣脑海中时常在思考着使得基业长青的战略问题。

  在领先的位置,思考未来的变化,主动求变,是许多企业向世界顶尖企业迈进过程中必须跨越的最大鸿沟。在胡问鸣看来,未来三十年,中国企业必将经历一场波澜壮阔的变革,无论是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还是走上“绿色发展”之路,都会使中国的企业产生根本性变革。如果不能从顶层战略进行革新,技术和模式上的创新就只能是“隔靴搔痒”。

  2013年,中船集团全面调整发展战略,通过管控模式改革,确立了集团总部战略与财务管控型的职能定位,明确了成员单位的市场主体地位,扫清最大限度发挥商业模式创新与技术创新协同效应中的障碍;同时,形成了“一个核心,六大产业板块”的产业布局,即,围绕军工核心主业,全力发展船舶造修、海洋工程、动力装备、机电设备、信息与控制、生产性现代服务业六大板块。

  可以说,这次大调整,让中船集团潜藏的许多内生动力真正得以激活。

  “集群”、“衔接”、“延伸”,围绕这三个关键,中船集团对体系创新进行了一场“革命”。首先,旗下企业的重新整合和研发体系优化,发挥出产业“集群”效应。其次,革新生产方式及生产组织形式,加强新工艺、新工法的研究应用,为技术创新到产品产出“衔接”出高效率高水平。第三,“技术创新”不断在产业链上实现“延伸”,形成技术储备与体系化运营能力。

  今年3月,中船集团根据国家“发展海洋经济、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部署,创造性提出了发展海洋装备的新思考,提出六大产业板块都要“立足海洋装备,跳出海洋装备,反哺海洋装备”的发展要求。

  “我们将从造船走向海洋,以海洋装备为立足点,引领中国海洋装备产业发展,力求成为中国海洋装备研发、设计、建造的‘领头羊’。”胡问鸣强调,“对于中央企业、特别是军工央企来说,必须具备引领国家行业整体发展的能力,带领行业与国际强者展开面对面的博弈。

  这也是中船集团创新发展的使命。

上市公司“中国船舶”作为行业的优秀企业,发挥了龙头企业引领价值,对促进产业提质升级,引领行业行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都做出了积极贡献。不管是企业还是中国船舶logo标志设计,都值得我们学习与欣赏。


本文关键词:中国船舶logo,中国船舶商标,中国船舶标志

声明:本文“ 中国船舶简介与中国船舶logo标志欣赏_A股上市公司 ”信息内容来源于网络,文章版权和文责属于原作者,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图文有侵权、虚假或错误信息,请您联系我们,我们将立即删除或更正。
做品牌直接找总监谈
总监一对一免费咨询与评估
点击咨询总监
相关案例
RELATED CASES
总监微信

总监微信咨询 舒先生

业务咨询 张小姐

业务咨询 付小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