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本身和品牌营销之间存在相互影响。一个优质、独特和与众不同的产品可以为品牌营销提供强大的支持,而品牌营销活动则可以帮助塑造产品的形象、定价和市场定位,以及促进用户体验和口碑传播。两者之间的协同作用可以帮助品牌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取得竞争优势。如果产品本身具有高质量、独特性和优势,消费者更有可能对品牌产生积极的认知,并选择购买和保持忠诚。品牌营销对产品的定价和市场定位产生重要影响,品牌的声誉、知名度和独特性可以支持产品定价的高低,并决定产品在市场中的定位,品牌营销活动可以传达产品的价值和独特性,从而支持产品在市场中的定位策略。
三大转变正在进行中,影响着营销。它们将如何影响您?
1. 人口不再增长
麦肯锡刚刚发布了一份出色的白皮书。它回顾了世纪之交并展望了下一个十年,为大型快速消费品公司描绘了一幅充满挑战的图景。在疫情爆发之前的十年里,增长和利润率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小品牌是创新的主导。疲软的营收增长迫使大型快速消费品公司通过削减成本和提高生产率来管理收益。疫情后,情况变得更糟——增长只看价格,不看销量。此外,还有四种宏观力量的汇合。人口增长放缓正在减缓宏观经济增长。数字化和 GLP-l 正在逐步分割大型快速消费品赖以建立的大众市场。大众零售商正在挤压超市。成本不断上升且波动,尤其是气候变化造成的成本。麦肯锡建议从根本上改变投资组合和绩效——其中包括新的业务线、人工智能营销以及针对高端家庭的创新和定价。人口增长放缓是其中最重要的部分。如果大型快速消费品能够继续利用人口增长的浪潮,它们或许能够勉强应付过去。相反,全球大众营销商将面临从大众到小众的根本性转变。
2. 质量悖论
大约一年前,Epoch 战略总监的一篇题为“平均时代”的文章在网上疯传。他指出视觉文化已经变得同质化。他用大量的图片来说明他的观点,这些图片显示所有东西看起来都一样 — — 汽车、Airbnb 房源、天际线、咖啡店、模特、电影海报、品牌、社交媒体照片。音乐也是如此。网页开发人员拉德克·显克维奇 (Radek Sienkiewicz) 也对品牌标识提出了类似的观点。穆雷尔引用了 BBH 前英国董事长吉姆·卡罗尔 (Jim Carroll) 多年前的观察来解释这一点。卡罗尔抱怨“风洞营销”。他表示,现在相关性胜过差异,因为各机构都以相同的方式创造创意,从而确保工作相同。或许吧。我有一个不那么严肃的想法 — —质量悖论。以汽车为例。物理定律适用于每辆汽车,因此为了获得最佳油耗,每辆车必须看起来都一样。但是,每辆车也都有更好的。凡事也是如此,都有最好的方法。当一个品牌率先行动时,其他品牌都会效仿。因此,随着时间的推移,质量不断提高,差异性不断下降。这不是因为缺乏天才,而是因为天才太多。不过,卡罗尔对所需付出的努力的看法是正确的。不再有唾手可得的果实。在宏观力量需要更多原创性的时候,突破性的想法更难获得,成本也更高。
3. 促销胜过产品
纽约时装技术学院今年早些时候在《纽约时报》上撰文称,消费者与广告建立了一种新的联系。广告不再像 90 年代那样对消费者麻木不仁,当时的广告必须与消费者对话,因为消费者是知情人士,难以上当。如今,广告是一种沉浸式、参与式、悬而未决的互动,其表现形式是对营销而非产品的狂热。营销已成为品牌的体验,甚至是利益。正如德根所说,过去是先有产品,然后才是说服。如今,说服性炒作笼罩着产品,几乎使产品变得无关紧要。这是营销、口碑、媒体、点击、浏览、分享、故事和评论的良性循环。德根观察到,芭比娃娃热比芭比娃娃或芭比电影更甚。营销人员之所以会倾向于这么做,不仅是因为社交媒体就是这样运作的,还因为产品已经陷入了“僵局”,如今人们消费的是文化,这就是产品品牌营销僵局,产品就是产品,营销就是文化。
已故哈佛营销大师反复强调的一个产品品牌营销主题是,人们购买的是解决方案而不是产品。这三篇文章的共同点在于,迫切需要以富有想象力的方式刷新我们对人们所需解决方案的理解。这是成长、与众不同、突破喧嚣的唯一途径。换句话说,如果我们要适应未来,就必须回归本源。不断进行产品创新和改进,以保持产品的独特性和竞争优势。倾听消费者的反馈和需求,不断改进产品功能、设计、性能或用户体验,确保产品始终保持与众不同的地位。